发布时间:2025/4/3 14:22:47阅读数:194作者:谭梦秋
聚焦算理促思维 深耕课堂提效能
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河头分校数学教师于4月3日共同观摩了潘香君老师的省评优课一等奖《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》,并围绕算理渗透、算法优化及学生思维培养展开深度交流。
课例展示:以生为本,算理交融
潘香君老师以生活情境导入,通过“文具店购物”问题引出“12×3”的计算需求。课堂中,潘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图、计数器等学具,将抽象运算可视化:学生先拆解12为“10和2”,分别计算10×3与2×3,再合并非解结果。潘老师适时追问:“为什么要把12拆成10和2?”“30加6得到的36与12×3有何联系?”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,帮助学生打通操作活动与抽象算理之间的关联,深刻理解“拆分—转化—合并”的思维过程。
研讨交流:碰撞智慧,共研共进
课后研讨环节,教研组围绕“如何让算理扎根、让算法生长”展开讨论。
1. 亮点提炼:教师们一致认为潘老师的课堂体现了“三注重”—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、注重多元表征联结、注重语言表达训练。尤其是“先分后合”的教学逻辑,为后续多位数乘法奠定了迁移基础。
2. 优化建议:部分教师提出可增加“对比练习”(如14×2与12×4),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特征,灵活选择拆分策略;也可引入游戏化反馈,如“口算擂台赛”,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。
3. 共识达成:口算教学应避免“重结果轻过程”,需通过多元互动、错例分析等方式,让学生的思维“看得见”“说得清”。
总结提升:锚定方向,聚力前行
算理为根,算法为叶,唯有根深方能叶茂。本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例范式,也为后续计算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。数学组将继续以“深度教研”为抓手,助力学生素养提升。